攀枝花高性价比异形制品厂
拉弯工艺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特点
拉弯是一种结合拉伸与弯曲的金属成型工艺,通过施加轴向拉力和弯矩使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该工艺能有效消除回弹,精度可达±0.5mm/m,特别适合制造飞机桁架、高铁窗框等高精度构件。关键参数包括拉伸力(通常为材料屈服强度的30-80%)、弯曲半径(最小为2倍壁厚)和变形速度(铝材推荐0.5-2mm/s)。与纯弯曲相比,拉弯可使回弹角减少70%以上,且能避免截面畸变。现代数控拉弯机配备力位混合控制系统,可实时调节拉伸力与进给速度的匹配关系,实现复杂三维曲线的成型。
(2)拉弯成形工艺特点工艺优点:①能够拉弯成形结构复杂的型材断面。②可实现多弧段变曲率的型材拉弯成形。③弯弧精度高,材料回弹稳定,工件尺寸的一致性好。④可有效消除材料内部的残余应力,产品尺寸稳定性好。⑤由于金属材料的冷作硬化,材料经拉弯后,可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工艺缺点:①拉弯产品断面尺寸大小受设备吨位及钳口尺寸的限。②拉弯模具投入成本大,模具通用性差。③对于不对称的型材截面,拉弯件截面变形控制难度大。(3)拉弯成形工艺关键技术拉弯工件的弧度设计原则以不超过材料的伸长率为限度,拉弯成形中将出现型材壁厚变薄断裂、起皱、截面畸变等成形缺陷,这些成形缺陷与型材的力学性能、截面形状及拉弯工艺参数等因素密切相关。拉弯过程中材料变形区各部分的应力状态不同,中性层以外材料受拉应力作用,中性区以内材料(与拉弯模具贴合)受压应力作用,为使材料不至于受压应力产生起皱现象,预拉伸力要,使材料产生屈服拉伸,相应的中性层以外的金属将受到更大的拉力作用,出现壁厚减薄,并有断裂倾向。所以如何平衡材料不产生起皱并且中性层外侧金属不出现断裂,避免型材截面尺寸变形过大,是确定拉弯工艺参数的两个关键考虑因素。(4)拉弯型材成形力的计算在进行项目的技术能力评审中,需要考虑3个因素:设备的钳口距离是否满足材料的拉伸长度、钳口尺寸是否满足断面尺寸夹持要求,另外,拉弯成形关键的一点要计算材料所需的大拉伸力大小。拉弯工件的成形能力计算材料屈服强度值取1.25倍的系数,确保设备不在大拉力负荷下工作,设备大拉伸力大于公式计算出的材料所需拉力值,说明设备拉伸能力满足材料拉弯力要求。(5)三维拉弯机及三维拉弯关键技术三维拉弯设备的主机架由安装在地基上的焊体框架结构组成,如图4所示,主机架用来支撑可旋转的拉伸摇臂2及液压缸。在机架的顶部装有可安放模具的工作平台1。两个拉伸缸托架9分别安装在摇臂2的上部,通过电驱动螺旋导杆实现电动定位以适应不同长度的工件。每个摇臂2上均配备拉伸缸4。零件的扭曲通过一个装在拉伸缸4后面的带齿轮箱的液压马达7来实施。拉伸缸4通过万向节安装在托架9上,万向节使夹钳8钳口能向前或向后自由地旋转。夹钳升降缸5实现在拉伸过程中拉伸缸4的逐渐抬升,夹钳俯仰缸6可以使拉伸缸4实现上下俯仰,托架9上的运动副动作(拉伸—提升—俯仰—旋转)使工件在整个成形过程中沿三维模具表面受到切向拉伸而成形立体空间三维工件。设备结构及设备工作原理:三维拉弯关键技术主要是模具设计,三维拉弯机不会给出理想的三维拉弯程序,工艺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材料的性能及弯曲成形进行系统的分析或CAE有限元分析,并通过不断的工件试制,使三维拉弯模具及三维拉弯程序达到佳匹配,并达到工件的技术要求,需要工艺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产品研发能力。
检查审核铝合金外壳结构时,注意设计的合理性,避免设计缺陷导致起皱。在易起皱部位设计增加吸料筋,减少内应力,舒张起皱。
合理安排铝合金外壳冲压工序,检查模具压料板和拉伸延展面的合理性。
通过更换原材料,使用成型性较好的材料,以及合理的增加成型工序,有效减少冲压过程中出现起皱的问题。
铝合金的人工折弯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将铝合金型材放置在两个或多个滚轮之间,通过滚轮的旋转和压力,使铝合金型材逐渐弯曲成所需的弧形。这种方法适用于加工圆形、椭圆形、弧形等各种形状的铝合金型材。
攀枝花高性价比异形制品厂
)构件弯(或拉弯)构件弯(或拉弯)构件承受承受轴轴心心压压(或拉)力和(或拉)力和绕绕截面形心主截面形心主轴轴的弯矩作用的弯矩作用偏偏压压(或偏拉)(或偏拉)构件构件弯矩由偏心弯矩由偏心轴轴力引起力引起时时7-1应用和截面形式应用和截面形式压弯构件压弯构件 拉弯构件拉弯构件7-17-1应用和截面形式应用和截面形式应用和截面形式应用和截面形式钢结构基本原理及设计钢结构基本原理及设计2 2单单单单向向向向压压压压弯(或拉弯)构件弯(或拉弯)构件弯(或拉弯)构件弯(或拉弯)构件弯矩作用在截面的一个主弯矩作用在截面的一个主轴轴平面内平面内双向双向压压弯(或拉弯)构件弯(或拉弯)构件弯矩作用在两个主弯矩
绕弯成形工艺(1)绕弯成形工作原理绕弯工艺分两种工作模式:①模式1:如图13所示,外辊轮4绕内辊轮8做回转运动,并且在内外辊轮的径向辊压力作用下,材料被碾压成形,称为“行星轮式”。②模式2:如图14所示,材料1被U形夹3固定在弯模2上,弯模2做圆周运动并带动材料1在压紧模5及导向模4作用下完成弯弧。两种模式的区别在于:模式1材料纵向不动,而模式2材料在纵向随弯模运动,模式2在进行薄壁型材的弯弧中可以加入芯块,材料截面变形。绕弯成形在型材的弯弧工艺中被广泛应用,两种绕弯模式的有机结合可以进行复杂多弧度工件的实现,如图15中所示S形工件的绕弯。5.结语以上介绍的四种弯弧工艺是目前铝合金型材弯弧常用的方法,在实际工艺开发中,具体采用哪种工艺需要根据弯弧工件的设计和理论计算进行全面分析,还需结合各种类似的工件进行经验比对,在模具或工装的设计前期将弯弧件预计会出现的问题进行罗列,结合各工艺方法进行分析,在进行工装设计时有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弯形中出现的问题。型材弯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各种弯弧原理需要吃透,且工艺设计人员在工作中需长期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积累,才能针对各种各样的弯弧工件采取有效合理的弯弧生产方案。